查看原文
其他

唐本忠院士、王志明研究员课题组 Angew:共平面分子策略实现窄化光谱紫外光材料的设计及进展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10-30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有机荧光材料的发光光色和色纯度是评价材料的重要参数。然而常见的电子给体-受体型荧光分子的光谱普遍较宽导致其色纯度不高;新兴的多重共振(MR)类分子具有理想的窄光谱发射,但是其在实现深蓝光/紫外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如何同时实现宽带隙和窄光谱的发射是有机光电领域一项重大的挑战。


图1 共平面类材料的特点


近期,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王志明研究员课题组研究开发了一种简便巧妙的合成吲哚并咔唑(ICZ)共平面类衍生物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紫外窄发射材料的开发研究中。通过σ键和氢键的共同作用使得ICZ-TAZ分子具有刚性的共平面结构(图2a),研究者发现其晶体和在掺杂薄膜中均存在着非常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图2d)。光物理测试中ICZ-TAZ表现为宽禁带的紫外光发射,其在稀溶液中的发射主峰为381 nm;同时,材料刚性的共平面结构对振动耦合的抑制实现了其荧光光谱的窄化,半峰宽为25 nm,对应色坐标y值为0.015(图3)。进一步,以其为发光层材料制备的掺杂器件在掺杂浓度为1 wt%时表现为窄化的紫外光发射,最大外量子效率可达3.26%且在100 cd m-2亮度下具有较小的效率滚降。这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对窄化光谱的紫外光材料的设计,为后续有机荧光材料的光谱窄化提供一种思路,同时也为高效合成共平面类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该工作以“An Ultraviolet Fluorophore with Narrowed Emission via Coplanar Molecular Strategy”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Angew. Chem. Int. Ed. 2022, e202209425.)。文章第一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何鑫博士,研究生娄敬丽和李宝玺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王志明研究员和唐本忠院士。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1788102)和面上基金(21975077) 及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立科研项目(Skllmd-2022-01)等经费支持。


2 ICZ-TAZ共平面分子设计


3 ICZ-TAZ稀溶液和掺杂薄膜中的荧光光谱


图4 ICZ-TAZ掺杂器件的结构与性能


该工作是团队近期关于高效深蓝/近紫外/紫外光电致发光材料的开发与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有机紫外荧光材料在有机光电器件、传感、灭菌和高密度信息储存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宽带隙材料本身受制于能隙定律而较难实现高效的发光和器件性能。为此团队基于多芳基修饰的菲并咪唑结构,发展了”交叉长短轴”与”热激子”机制相结合的分子设计理念和理论模型(J. Mater. Chem. C, 2019, 7, 6359), 并通过调控分子杂化激发态中局域态(LE)和电荷转移态(CT)的能量分布,使材料的发光效率和激子利用率综合最优(Adv. Funct. Mater.202030, 202002323);后续研究中,以氰基咔唑作为正交长短轴骨架的紫外光材料所制备的紫外OLED器件实现了10.79%的外量子效率,是目前报道的最高效率值(Angew. Chem. Int. Ed202160, 22241);该体系通过对结构细节的调整,实现了深蓝光稳定性(ACS Appl. Mater. Inter. 2022, 14, 10627)和多功能主体材料(Small2022, doi/10.1002/smll.202204029)的应用。以上研究成果体现出”交叉长短轴”型热激子材料在深蓝光OLED领域中的潜在价值。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09425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下载该篇论文。


相关进展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等团队《ACS Nano》封面:利用蛋白笼包裹AIE聚集体的光强化策略在膀胱癌中实现铂类化疗药物增敏235倍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王志明研究员课题组《ACS Nano》:一种制备Ⅰ型光敏剂用于光动力治疗癌细胞和病原体的可行策略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王志明研究员课题组AFM:在聚集诱导自由基型光敏剂的分子设计及其乏氧肿瘤治疗应用取得进展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和华南理工王志明研究员团队在机械变色材料机理探索方面取得新进展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王志明研究员AFM:高效蓝光/主体敏化荧光OLED--结构调控杂化态分布获得高效反隙间穿越通道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